題目

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班里新轉(zhuǎn)來一位貧困學生,  由于他遭遇了種種生活的變故而悲觀消極,不認真學習,不愿意和同學交往,不信任老師。蘇老師細心地觀察這位新同學,主動和他交流,但沒能使他有所改變。一天早上,蘇老師發(fā)現(xiàn)學校新栽下的小樹需要護理,就請這位同學跟他一起去照顧小樹。在勞動過程中,蘇老師很自然地從討論小樹的成長入手,和他探討人生問題,他的眼睛里第一次充滿了興奮的光芒。后來,這位新同學慢慢變得積極、活潑起來。問題:請從教師職業(yè)道德的角度,評析蘇老師的教育行為。

掃碼查看暗號,即可獲得解鎖答案!

點擊獲取答案

蘇老師熱愛教育事業(yè),熱愛自己的學生,立志幫助這名學生使其有所改變,并為此而努力。其做法體現(xiàn)了崇高的教師職業(yè)理想。這一理想要求教師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yè),努力做一名優(yōu)秀教師。
蘇老師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良師益友。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最終幫助該學生變得積極、活潑起來。其做法體現(xiàn)了崇高的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集中體現(xiàn)了愛崗敬業(yè)、關愛學生和教書育人的要求。

多做幾道

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馬纓花季羨林曾經(jīng)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我孤零零一個人住在一個很深的大院子里。從外面走進去,越走越靜,自己的腳步聲越聽越清楚,仿佛從鬧市走向深山。等到腳步聲成為空谷足音的時候,我住的地方就到了。院子不小,都是方磚鋪地,三面有走廊。天井里遮滿了樹枝,走到下面,濃蔭迎地,清涼蔽體。從房子的氣勢來看,依稀可見當年的富貴氣象。等到我住進去的時候,富貴氣象早已成為陳跡,但是陰森凄苦的氣氛卻是原封未動。再加上走廊上陳列的那一些漢代的石棺石槨、古代的刻著篆字和隸字的石碑,我一走回這院子里,就仿佛進入古墓。這樣的氣氛同我當時的心情是相適應的,我一向又不相信有什么鬼神,所以我住在這里,也還處之泰然。我是不是也有孤寂之感呢?應該說是有的。當時正是“萬家墨面沒蒿萊”的時代,北平城一片黑暗。白天在學校里的時候,同青年同學在一起.從他們那蓬蓬勃勃的斗爭意志和生命活力里,還可以吸取一些力量和快樂,精神十分振奮。但是,一到晚上,當我孤零一個人走回這個所謂家的時候,我仿佛遺世而獨立,沒有一點活氣。寂寞像毒蛇似的偷偷地襲來,折磨著我,使我無所逃于天地之間。有一天,在傍晚的時候,我從外面一走進那個院子,驀地聞到一股似濃似淡的香氣。我抬頭一看,原來是遮滿院子的馬纓花開花了。我站在樹下,仰頭觀望:細碎的葉子密密地搭成了一座天棚,天棚上面是一層粉紅色的細絲般的花瓣,遠處望去,就像是綠云層上浮上一團團的紅霧。香氣就是從這一片綠云里灑下來的,灑滿了整個院子,灑滿了我的全身?;ㄩ_也是常有的事,開花有香氣更是司空見慣。但是,在這樣一個時候,這樣一個地方,有這樣的花,有這樣的香,我就覺得很不尋常,甚至有感激的心情了。從此,我就愛上了馬纓花,把它當成了自己的知心朋友??上Р痪梦揖桶岢隽四莻€院子,同那些可愛的馬纓花告別了。時間也過得真快,才一轉(zhuǎn)眼的工夫,已經(jīng)過去了13年。這13年里,我看了、學習了很多新東西,走了很多新地方,當然也看了很多美妙動人的奇花異草。然而使我深深地懷念的卻仍然是那些平凡的馬纓花。我是多么想見到它們呀!最近幾年來,北京的馬纓花似乎多起來了。公園里,馬路旁邊,都可以看到新栽種的馬纓花,綠云紅霧飄滿了北京,給首都增添了絢麗與芬芳。我十分高興,仿佛是見了久別重逢的老友。但是,我卻隱隱約約地感覺到,這些馬纓花同我記憶中的那些很不相同。它們不同之處究竟何在呢?我最初確實是有些困惑。后來,我擴大了我回憶的范圍,把當時所有同我有關的事物都包括在里面。不管我是怎樣喜歡院子里那些馬纓花,回憶的范圍一擴大,同它們聯(lián)系在一起的不是黃昏,就是夜雨,否則就是迷離凄苦的夢境。我好像是在那些可愛的馬纓花上面從來沒有見到哪怕是一點點陽光。然而,今天的馬纓花,卻仿佛總是在光天化日之下。即使是在黃昏時候,在深夜里,我看到它們,它們也仿佛是生氣勃勃,同浴在陽光里一樣。它們仿佛想同燈光競賽,同明月爭輝。同我記憶里那些馬纓花比起來,一個是照相的底片,一個是洗好的照片;一個是影,一個是光。影中的馬纓花也許是值得留戀的,但是光中的馬纓花不是更可愛嗎?我從此就愛上了這光中的馬纓花,我也愛藏在我心中的這一個光與影的對比。我愿意馬纓花永遠在這光中含笑怒放。(選自《光明日報》1962年10月1日)(1)解釋“即使是在黃昏時候,在深夜里,我看到它們,它們也仿佛是生氣勃勃,同浴在陽光里一樣”這句話在文中的含義。(2)文中所說的“光與影的對比”具體指什么?文章寫馬纓花有什么寓意?

以“責任”為話題,寫一篇文章。要求觀點明確,論述具體,條理清楚,語言流暢。不少于800字。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管仲隨齊桓公打孤竹,春天出征,凱旋時已是冬天,迷了路。管仲說:“老馬的智慧是可以利用的。”于是放開老馬,人跟隨著它們,終于找到了回去的路。北京大學一位老教授,在海淀區(qū)住了將近半個世紀,自認為蒙著眼睛也能找回家,可謂地道的“老馬”。然而,有一次他走了一條新路,一走出去,是一條大馬路,車如流水馬如龍,竟一時找不到歸路,幸而看見馬路上駛過的332公交車,才得以安全回到家。綜合上述材料所引發(fā)的思考和感悟,寫一篇論說文。要求:用規(guī)范的現(xiàn)代漢語寫作。角度自選,立意自定,標題自擬。不少于800字。

材料:     民族文化的獨特性和優(yōu)越性,不僅體現(xiàn)于顯性的世界觀和價值觀,而且根植于隱性的思維模式中。在人類文明的進程中,中華文明之所以延續(xù)得如此綿長,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們這個民族獨特的方法論和辯證法原則,得益于中國人思考問題的方式和解決問題的路徑。辯證矛盾思維即是其中之一。       辯證矛盾思維特別注重時間性。既然矛盾雙方之間的辯證運動是在時間中展開的,時間就不是可有可無的,而必須是參與事件的重要因素。因此,辯證思維特別看重“時機”,追求“時中”。     “時中”一詞最早出現(xiàn)于《周易》“蒙”卦的《彖傳》“蒙,享。以亨行,時中也?!币馑际钦f,蒙卦表示希望亨通,所以,以通來行事,是符合“蒙”這個時機的。可見,所謂“時中”,主要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要“合乎時宜”,二是要“隨時變通”。中而非時,不謂之中。同樣,時而不中,更不謂之中了。       《資治通鑒》中記載了這么一個故事,說韓國的國君韓昭侯準備修建一個高門,但他的謀士屈宜臼卻秦勸他不要這么做。屈宜臼說:“如果你非要修建這個高門,恐怕你還等不到這個高門修建完,就要死了。為什么呢?因為時機不對。國君在自己家修建一個高一點的門樓,搞得氣派一些,有錯嗎?沒有錯。當年我們國強民富的時候,你如果修建一個高門,肯定沒有問題。可是今天的情況已經(jīng)不一樣了,秦國去年剛剛攻占了我們的宜陽城,我國元氣大傷,你偏偏要在這個時候修建高門,勢必會使百姓離心,將士散德,韓國的敗落就不可避免了?!苯Y(jié)果,韓昭侯沒有聽屈宜臼的勸告,而屈宜臼的預言也應驗了,高門還沒有修好,韓昭侯就去世了。當然,這只是一個小故事,但其中蘊含的道理卻非常深刻。正如屈宜臼說的那句話;“吾所謂時者,非時日也,夫人固有利、不利時?!币馑际钦f,我所說的時間,不是客觀的時間,而是參與到事情當中來的時間。在合適的時間做一件事情,效果會很好;在不合適的時做同一件事情,往往會很糟。這正是“舉事而不時,力雖盡而功不成”的道理。正因為此,中國文化對時間非常敏感,強調(diào)做任何事情都要相時而動,順勢而行?!吨杏埂分姓f:“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彼未鷮W者朱熹在注釋“時中”時也說:“蓋中無定體,隨時而在,是乃平常之理也?!奔词侵?,“中庸”,是因“時”而“中”的,并非騎墻、折中,更不是簡單、僵化的“中間地帶”?!皶r中”又是何其之難!因為它在實踐中很難把握,你不可能一勞永逸地抓住它,然后照本宣科地去實踐。但是,認識到這種困難并不是壞事,因為你一旦明白了“時中”的艱難,就會有一種危機感。而這種危機感又會讓你在行為中謹小慎微、如履薄冰,相時順勢,減少犯錯。(摘編自祝和軍《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辯證思維》》問題:(1)辯證矛盾思維為何特別注重時間性?請結(jié)合文本,簡要概括。(4分)(2)追求“時中”,對個體而言有何價值和作用?請結(jié)合文本,簡要分析。(10分)

師德是教師的立師之本,是教師事業(yè)成功的保障。請以師德為話題進行寫作。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最新試題

該科目易錯題

該題目相似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