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試
篩選結果 共找出265

關于適用法律過程中的內部證成,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A

內部證成是給一個法律決定提供充足理由的活動

B

內部證成是按照一定的推理規(guī)則從相關前提中邏輯地推導出法律決定的過程

C

內部證成是對法律決定所依賴的前提的證成

D

內部證成和外部證成相互關聯(lián)

張某與王某于2000年3月登記結婚,次年生一女小麗。2004年12月張某去世,小麗隨王某生活。王某不允許小麗與祖父母見面,小麗祖父母向法院起訴,要求行使探望權。法官在審理中認為,我國《婚姻法》雖沒有直接規(guī)定隔代親屬的探望權利,但正確行使隔代探望權有利于兒童健康成長,故依據(jù)《民法通則》第7條有關“民事活動應當尊重社會公德”的規(guī)定,判決小麗祖父母可以行使隔代探望權。關于此案,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A

我國《婚姻法》和《民法通則》均屬同一法律部門的規(guī)范性文件,均是“基本法律”

B

“民事活動應當尊重社會公德”的規(guī)定屬于命令性規(guī)則

C

法官對判決理由的證成是一種外部證成

D

法官的判決考慮到法的安定性和合目的性要求

徐某被何某侮辱后一直尋機報復,某日攜帶尖刀到何某住所將其刺成重傷。經(jīng)司法鑒定,徐某作案時辨認和控制能力存在,有完全的刑事責任能力。法院審理后以故意傷害罪判處徐某有期徒刑10年。關于該案,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A

“徐某作案時辨認和控制能力存在,有完全的刑事責任能力”這句話包含對事實的法律認定

B

法院判決體現(xiàn)了法的強制作用,但未體現(xiàn)評價作用

C

該案中法官運用了演繹推理

D

“徐某被何某侮辱后一直尋機報復,某日攜帶尖刀到何某住所將其刺成重傷”是該案法官推理中的大前提

李某因熱水器漏電受傷,經(jīng)鑒定為重傷,遂訴至法院要求廠家賠償損失,其中包括精神損害賠償。庭審時被告代理律師辯稱,一年前該法院在審理一起類似案件時并未判決給予精神損害賠償,本案也應作相同處理。但法院援引最新頒布的司法解釋,支持了李某的訴訟請求。關于此案,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A

“經(jīng)鑒定為重傷”是價值判斷而非事實判斷

B

此案表明判例不是我國正式的法的淵源

C

被告律師運用了類比推理

D

法院生效的判決具有普遍約束力

新郎經(jīng)過緊張籌備準備迎娶新娘?;槎Y當天迎親車隊到達時,新娘卻已飛往國外,由其家人轉告將另嫁他人,離婚手續(xù)隨后辦理。此事對新郎造成嚴重傷害。法院認為,新娘違背誠實信用和公序良俗原則,侮辱了新郎人格尊嚴,判決新娘賠償新郎財產損失和精神撫慰金。關于本案,下列哪些說法可以成立?

A

由于缺乏可供適用的法律規(guī)則,法官可依民法基本原則裁判案件

B

本案法官運用了演繹推理

C

確認案件事實是法官進行推理的前提條件

D

只有依據(jù)法律原則裁判的情形,法官才需提供裁判理由

某法院在一起疑難案件的判決書中援引了法學教授葉某的學說予以說理。對此,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A

法學學說在當代中國屬于法律原則的一種

B

在我國,法學學說中對法律條文的解釋屬于非正式解釋

C

一般而言,只能在民事案件中援引法學學說

D

參考法學學說有助于對法律條文作出正確理解

張某出差途中突發(fā)疾病死亡,被市社會保障局認定為工傷。但張某所在單位認為依據(jù)《工傷保險條例》,只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fā)疾病死亡”才屬于工傷,遂訴至法院。法官認為,張某為完成單位分配任務,須經(jīng)歷從工作單位到達出差目的地這一過程,出差途中應視為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故構成工傷。關于此案,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A

解釋法律時應首先運用文義解釋方法

B

法官對條文作了擴張解釋

C

對條文文義的擴張解釋不應違背立法目的

D

一般而言,只有在法律出現(xiàn)漏洞時才需要進行法律解釋

某商場促銷活動時宣稱:“凡購買100元商品均送80元購物券。對因促銷活動產生的糾紛,本商場有最終解釋權?!眲⑴吭谠撋虉鲑徺I了1000元商品,返回800元購物券。劉女士持券買鞋時,被告知鞋類商品2天前已退出促銷活動,必須現(xiàn)金購買。劉女士遂找商場理論,協(xié)商未果便將商場告上法庭。關于本案,下列哪一認識是正確的?

A

從法律的角度看,“本商場有最終解釋權”是一種學理解釋權的宣稱

B

本案的爭議表明,需要以公平正義去解釋合同填補漏洞

C

當事人對合同進行解釋,等同于對合同享有法定的解釋權

D

商場的做法符合“權利和義務相一致”的原則

在宋代話本小說《錯斬崔寧》中,劉貴之妾陳二姐因輕信劉貴欲將她休棄的戲言連夜回娘家,路遇年輕后生崔寧并與之結伴同行。當夜盜賊自劉貴家盜走15貫錢并殺死劉貴,鄰居追趕盜賊遇到陳、崔二人,因見崔寧剛好攜帶15貫錢,遂將二人作為兇手捉拿送官。官府當庭拷訊二人,陳、崔屈打成招,后被處斬。關于該案,下列哪一說法是正確的?

A

話本小說《錯斬崔寧》可視為一種法的非正式淵源

B

鄰居運用設證推理方法斷定崔寧為兇手

C

“盜賊自劉貴家盜走15貫錢并殺死劉貴”所表述的是法律規(guī)則中的假定條件

D

從生活事實向法律事實轉化需要一個證成過程,從法治的角度看,官府的行為符合證成標準

原告與被告系親兄弟,父母退休后與被告共同居住并由其贍養(yǎng)。父親去世時被告獨自料理后事,未通知原告參加。原告以被告侵犯其悼念權為由訴至法院。法院認為,按照我國民間習慣,原告有權對死者進行悼念,但現(xiàn)行法律對此沒有規(guī)定,該訴訟請求于法無據(jù),判決原告敗訴。關于此案,下列哪一說法是錯誤的?

A

本案中的被告侵犯了原告的經(jīng)濟、社會、文化權利

B

習慣在我國是一種非正式的法的淵源

C

法院之所以未支持原告訴訟請求,理由在于被告侵犯的權利并非法定權利

D

在本案中法官對判決進行了法律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