篩選結果 共找出920

人出生頭2~3年心理發(fā)展成就的集中表現是(  )。

  • A

    手眼協(xié)調動作

  • B

    獨立性的出現

  • C

    堅持性的出現

  • D

    分離焦慮的出現

教師擬定教育活動目標時,以幼兒現有發(fā)展水平與可以達到水平之間的距離為依據,這種做法體現的是()

  • A

    維果斯基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

  • B

    班杜拉的觀察學習理論

  • C

    皮亞杰的認知發(fā)展階段論

  • D

    布魯納的發(fā)現教學論

根據學習原理,一個行為發(fā)生后,如果緊跟著一個強化刺激,這個行為就會再次發(fā)生。這是行為改變法中(   )的理論基礎。

  • A

    行為塑造法

  • B

    強化法

  • C

    代幣獎勵法

  • D

    示范法

下列幾何圖形對幼兒來說最易辨別的是(  )。

  • A

    長方形     

  • B

    三角形

  • C

    梯形      

  • D

    半圓形

小班集體教學活動一般安排在15分鐘,是因為小班幼兒有意注意的時間一般為(  )。

  • A

    3-5分鐘

  • B

    10-12分鐘

  • C

    15-18分鐘

  • D

    20-25分鐘

小朋友們聽老師講《西游記》的故事時,仿佛看見了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情景。這是(  )。

  • A

    幻想

  • B

    綜合想象

  • C

    再造想象

  • D

    創(chuàng)造想象

下列哪一種不屬于《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倡導的幼兒學習方式?(   )

  • A

    強化練習

  • B

    直接感知

  • C

    實際操作

  • D

    親身體驗

不但關心自己在行動中是否符合道德標準,而且開始關心別人的行為是否符合道德標準,由此產生相應的情緒,這是(  )幼兒道德感發(fā)展的表現。

  • A

    小班

  • B

    中班

  • C

    大班

  • D

    小學低年級

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本人并沒有受到直接的外在強化,但通過觀察他人某種行為受到強化,從而在自己身上也產生了類似的強化效果,心理學家班杜拉將這種現象稱為(  )。

  • A

    內在強化

  • B

    自我強化

  • C

    替代強化

  • D

    無意強化

皮亞杰認為,0~2歲兒童的思維處于(  )階段。

  • A

    感知運動

  • B

    前運算

  • C

    具體運算

  • D

    形式運算